洪阿書老師從小熱愛電影,出社會後如願進到相關行業,做了一輩子。沒想到50歲時中年失業,因緣巧合下被社區大學的員工挖掘才華,鼓勵他成為老師。現在他是一位手機走拍生活家,教導學員用手機拍出值得留念的家庭及生活影片。
104高年級的每一個前輩老師,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就與故事,我們希望藉由這些故事啟發更多高年級生與讀者。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高年級的洪阿書老師,從他的經歷中,看到勵志的人生下半場華麗轉身故事。
從小熱愛電影,出社會後走入影視行業
洪阿書老師從小住在電影院旁邊,會走路起就開始進戲院看電影。本來想念世新傳播相關科系,但大考分數不錯,家人希望他念工科,求學路就與電影無緣。但是他還是對電影有著濃厚的興趣,空閒時間也會看很多電影書。畢業後到營造公司當採購,薪水很不錯。恰逢台灣有線電視合法,第四台起飛的時代,公司的關係企業要成立有線電視公司,老師知道後掙扎許久,決定請示主管後調動。
到新公司之後,薪水砍半,因為沒有相關經歷,從攝影剪接助理幹起。雖然從零開始,但是繞了一大圈總算進到自己喜歡的行業,讓阿書老師甘之如飴。從基礎學起,第三年老師已經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剪接師。之後技術越來越精進,也有許多大電視台想來挖角,但老師說自己個性比較懶散,不想搞這麼累,一直在小公司待著。
中年失業低潮,因緣際會變成老師
小公司經營不穩定,很容易遇到狀況就倒閉。沒工作時,老師靠著以前的人脈接些外快,拍一些第四台簡單的廣告。朋友結婚時買了一台V8,幫朋友做結婚時的影像紀錄。因為過去專業的經驗累積,拍的時候就已經想好要怎麼剪,拍出來的成品很吸引人,朋友間口耳相傳,也讓老師有些婚攝案子。但是自己接案的人子不穩定,若有公司的職缺還是回去待。直到五十歲那年,公司又倒了,這才發現原來上了年紀,縱使經驗豐富,也很難找到工作。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這些年工作也存了一筆錢,阿書老師心想,那讓自己休息充充電吧。於是他到新莊社區大學進修,報了一堂「自由背包客的人權微旅行」的課程,老師帶著同學參觀了少年監獄、慰安婦阿嬤的家、蔡瑞月舞蹈社等地,參觀完後就找個地方討論。阿書老師覺得同學的討論很精彩,徵得老師的同意下,側錄討論並剪輯放上Youtube。社大的工作人員看到之後非常驚艷,短短一個月已經有四千個觀看次數,是以往其他影片的數倍,於是便詢問阿書老師是否能在社大開課,教導學員怎麼拍片。
阿書老師心想,他一輩子都在做攝影剪接,怎麼有辦法教書?況且社大最短的課程要上18小時,要怎麼設計課程內容也是大問題。後來去跟過去一起做結婚錄影的夥伴閒聊,聊到社大請他去開課。夥伴告訴他,你陸續做結婚錄影20年,其實這不是單純的拍攝剪輯,而是家庭影像的紀錄,
透過這個影片,呈現了家庭成員的喜怒哀樂,記錄下最美好的時光。
可以把這個內容整理一下,用最方便的手機工具,變成一套教導學生的心法。因為夥伴的鼓勵,給了他靈感,老師就把18小時課程內容做出來,如願在社大開課。
教學有一套,從教學裡找到自己
第一次要上台講課,老師壓力很大,還拿著草稿到室內體育場邊走路邊唸稿,一直揣摩要怎麼講。第一次上課時,社大夥伴也全程在場聆聽,上完課給老師許多建議,總算踏出了第一步。
距離第一次上台也過了三年,老師努力設計自己的課程,讓課程既實用又豐富,學生來學一定學得會。後來也陸續投遞履歷到其他社大,順利成為其他社大的老師。也因為參加了一堂顏家駿老師的導覽課,認識104高年級,進而在高年級開課。現在老師的課程搶手,學生重複來上課的比例很高。與學生亦師亦友的相處模式,也讓老師很受學生愛戴。
老師的課程很實務,馬上拍馬上就有東西產出,如果有功能卡住不會,立刻當下問老師,都能獲得解答。回去之後還要交功課,驗收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每堂課也都有專屬群組可以發問,老師說這是「售後服務」。學員互相在群組分享作品,也能互相學習。
老師用過去深厚的影像工作經驗教學,一步步引導學員做出獨一無二且吸睛的影片。把專業的影像知識,轉化為普通白話文,讓大家理解影像這門專業,而不只是把30張照片拼成一部影片。
用影片說一個動人故事,包含怎麼取景、設計什麼情節、配什麼音樂……在影片裡都有意義。
有了影像的概念,做出來的影片就會好看,而不只停留在純記錄的階段。
跟學員一起學習成長,希望能環台教學走透透
人生下半場時失業整個慌掉,轉了一個彎變成老師,是阿書老師從來沒想過的,老師說一連串都是意外。老師回想學生時期,他是班上的康樂股長,辦很多活動好熱鬧。但做了影像這一行,一個人默默在電腦前面剪片,大部份時候是孤獨且寂寞的。自從當了老師之後,以前的老同學都發現他的改變,重新找回以前那個活潑的自己。
沈浸在教學中的他,覺得教學是一件好快樂的事情。有時候一整天早中晚都有課,自己卻還是電力十足,上課好像在跟同學一起玩。未來老師想設計更多好玩的課跟同學一起成長,像是一起看電影、討論賞析電影。老師也想環台走透透,將手機拍片的技術教導給全台各地想學的人。
到了人生的下半場,老師認為有適當的興趣很重要,願意走出來,才能保持健康。
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你慢慢走向老年生活。慢慢變老,慢慢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