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族不再是失根的蘭花,何文賢老師退休後深耕文山地方文史,用一萬小時找到歸宿


北漂族不再是失根的蘭花,何文賢老師退休後深耕文山地方文史,用一萬小時找到歸宿

何文賢老師是金融領域的專家,因為希望有機會長途旅行,在42歲離開職場,之後過著一邊投資,一邊做各種不同事情的生活。原本是高雄岡山人的何老師,年輕時北上工作,而後定居在台北文山區。為了找到對地方的認同感,他開始研究地方文史,並參與社區改造專案。沒想到越研究越深入,投入超過一萬小時之後,成了文山地方文史的專家。近年他也成立文山學研究推廣社,號召更多有志貢獻在地的人士一起加入。

104高年級的每一個前輩老師,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就與故事,我們希望藉由這些故事啟發更多高年級生與讀者。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高年級的何文賢老師,從他的人生故事中,看到積極有規劃的退休生活。

為了長途旅行,壯年時離開職場

何文賢老師過去擔任基金經理人,每年他都帶著家人趁著寒暑假時出國旅遊。曾經有一次到舊金山Long Stay短期進修,讓他覺得這樣的日子很不錯。但是職場朝九晚五的生活,時間被綁住,無法恣意旅遊,於是何老師在42歲時離開職場,自行操盤投資,並擔任講師、顧問等工作。

對何文賢老師來說,他覺得自己不算退休,只是換個方式工作及生活,也因為時間較彈性,可以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談到這麼早就離開職場,應該是很多人羨慕的人生。何老師也謙虛地說,自己很幸運,剛好那段時間台灣股市很多機會,自己的開銷慾望並不大,靠著投資就能養活全家人。不用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的確很快活。何老師也藉著自己的例子鼓勵大家,尤其是高年級生

想退休,在財務上一定要提早開始準備。

無心插柳成文山地區文史專家

何文賢老師原是高雄岡山人,年輕時上台北奮鬥,後來父母親不在了,因為工作屬性及生活習性的關係,也沒有誘因及必要性回故鄉發展。孩子上小學後,何老師全家搬到文山區,文山區從此成為他的新故鄉。既然留在這邊,就想對這個地方深入了解。翻一些地方文史的刊物後,老師發現文山地區的歷史及生活紋理非常豐富,除了農業之外,早期還有火車、輕便車、煤礦等等,這些有趣的過往,非常值得我們去發掘。

何文賢老師知識豐富的導覽行程,總是獲得熱烈迴響。 何文賢老師知識豐富的導覽行程,總是獲得熱烈迴響。

離開職場後,有感自己過去對於地方歷史知識的不足,剛好台北市文化局推動「文化就在巷子裡」的政策,舉辦工作坊教導民眾如何推廣文化。因為退休後時間較多,前去參加。這個工作坊還需要做提案,曾擔任社區主委的老師便著手規劃文化地圖,號召社區住戶一同參與。這份文化地圖繪製1950年代當地的場景,地圖上標示出地景地物,地圖背面有詳細的介紹。因為1950年代的文山區還停留在位積極開發的狀態,1960年代起就有較大的變動,因此選擇1950年代來繪製地圖,希望帶著社區住戶穿越時空,認識當時的文山區。

何文賢老師號召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文化地圖-1 何文賢老師號召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文化地圖 - 1
何文賢老師號召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文化地圖-2 何文賢老師號召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文化地圖 - 2

在文化地圖繪製的過程中,老師也在大樓社區的走廊做展覽,把蒐集到的照片與故事與住戶分享。社區居民積極營造對地方的認同,也讓老師所居住的社區拿下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中大型社區的第一名。大部分的社區居民都是從各地來到這裡落地生根,經由這次社區營造的專案,也讓居民對鄉土更有愛。參與的成員中,不乏好幾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的家長告訴文賢老師,每次如果經過一個地方,孩子就會跟他們訴說這個地方曾經發生的故事。這樣的過程,讓地方的歷史得以深耕,越了解它,就會越愛腳下的這塊土地。跟土地做連結,讓人有安身立命的定力。

北漂的人不再是失根的蘭花,在地方歷史的認同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

組織文山學研究推廣社,號召同好一起推廣地方文史

做完專案後,何文賢老師手邊累積了一些資料,為了不讓這些資料散掉,老師創建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開始在網路上撰文分享。越做越多,越做越深,累積出深厚的地方文史素養與能見度,漸漸地有許多單位邀約老師演講或導覽,之後也到文山社區大學開課。投入超過一萬小時,地方文史竟也無心插柳變成老師的另一個專長。

何文賢老師講課 何文賢老師講課

也因為對地方文史的使命,兩年前何文賢老師在地方組織文山學研究推廣社,號召有熱情,並有意願的人一起加入。藉由安排課程與實務訓練,希望培訓這些成員成為地方獨當一面的導覽人才,讓有能利推廣地方文史的人越來越多,甚至變成一個人才庫,如果各地區或學校有需求,都可以去支援。

參加的人以50到70歲的退休人士為主,因為退休後的人時間比較多,他們參加社團,投入文史,把回饋地方當作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永遠的生活意義控

永遠的生活意義控

永遠的生活意義控

何文賢老師笑說,自己從年輕開始就是「生活意義控」。

大學時參加服務性社團,便奠定一顆熱情且奉獻的心。老師永遠在思考可以做哪些事,讓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離開職場後,也一直閒不下來。甚至太太還微有抱怨:「為什麼退休後比退休前還忙?」

站在生命意義控的角度,老師認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應該要對社會有一些貢獻及回饋。

站在生命意義控的角度,老師認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應該要對社會有一些貢獻及回饋。

老師也以退休過來人的角色,鼓勵高年級生在愜意的退休生活之餘,可以趁著身體還允許的情況下,貢獻自己的能力及時間回饋社會,像是撥些時間做義工,就是很好的方式。為社會點一盞小小的燭光,讓社會充滿愛,退休生活更圓滿而自在。


回文章列表